申博体育
新闻动态

历史上的10对明君贤臣组合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1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69

  

历史小迷弟2023-08-07 21:31河北

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明君、贤臣,他们搭档在一起,做出了傲人的成绩。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
1、商汤和伊尹

商汤是商朝的开国之君,他当时生活的时代是夏桀统治时期,社会矛盾激化。商汤率部与夏桀大战于鸣条,最终灭夏。经过三千诸侯大会,汤被推举为天子,成为夏朝的开国之君。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,发布《汤诰》,社会矛盾得以缓和,政权较为稳定,国力也开始变得日益强盛。

图片

商汤

伊尹本来是有莘国的奴隶,也是一位优秀的厨子,后来作为陪嫁男奴到商国,商汤用伊尹为“小臣”。伊尹精通治国之道,辅佐商汤灭掉夏朝。商朝建立后伊尹帮助商汤制订典章制度,政治上主张“居上克明,为下克忠”,强调“任官惟贤才,左右惟其人”,经常用“明德则天下存,失德则天下亡”教育商王,对商的创立及巩固起了重大作用。

2、周武王与姜子牙

武王姬发是周朝的开国之君,周文王去世后,姬发继位,他继承父志,重用太公望、周公旦、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,周国日益强盛。公元前1046年姬发会同诸侯进军朝歌,于牧野之战中打败纣王,建立周王朝。

图片

周武王

姜子牙是商周之际著名的韬略家,军事家和政治家,他70岁出山,辅佐周武王灭掉商朝。武王去世后,姜子牙又相继辅佐成王和康王既主军,又问政,武能安邦、文能治国。当时周武王分封诸侯时,将齐地分给姜子牙,所以姜子牙也是齐文化的创始人。到了唐朝,姜子牙又被唐肃宗追封为武成王,在武庙主祭。

图片

姜子牙3、齐桓公与管仲

齐桓公是姜姓齐国的第十六位国君,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,他抢先回国,夺得了国君之位。而后他重用曾经的对手管仲,进行改革,齐国国力在他们君臣的合作之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齐桓公打出“尊王攘夷”的旗号,九合诸侯,不断地讨伐周边不听话的小国,齐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,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国君。不过齐桓公的晚年就比较昏庸的,他死后诸子为抢国君之位发生内讧,齐国一下子衰败下去。

图片

齐桓公

管仲本是齐桓公的对头,当初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国君之位时管仲是站在公子纠一边的。然而齐桓公得到国君之位后并没有杀管仲,而是重用管仲,管仲在齐桓公的支持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齐国的国力逐渐强盛起来,齐国遂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。

4、秦孝公与商鞅

秦孝公和商鞅这对儿组合在历史上的名气太大了。秦孝公继位之时,秦国经过连续几代君位的动荡,国力已经是十分疲弱了。而且秦国还被魏国夺去了河东之地,这个时候的秦国急需要一位能人能够改变这种现状。

继位的秦孝公胸有大志,为改变秦国贫穷落后的现状,他发布了著名的《求贤令》,此举招来了卫国人商鞅,他们促膝长谈一番后,秦孝公决定重用商鞅在秦国内进行变法。在秦孝公的支持下,商鞅大胆的进行变法,秦国在他们君臣的努力下也改变了当初落后的面貌,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也是商鞅变法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。

图片

秦孝公与商鞅

可惜商鞅的命不太好,秦孝公去世后,他失去了庇护所,当初商鞅进行变法触动了部分贵族的利益。公子虔诬陷商鞅谋反,商鞅为自保与秦军作战,战败死于彤地,其尸身被带回咸阳,处以车裂后示众。

5、秦始皇和李斯

秦始皇是秦国的最后一位国君,秦朝的第一位皇帝,也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,是真真正正的千古一帝。他亲政后重用李斯、王翦等人,灭掉六国,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——秦朝。他的书同文,车同轨,统一货币、度量衡,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。

图片

秦始皇

李斯在投奔秦国后,先是在吕不韦麾下,他的《谏逐客书》力劝秦始皇,由此得到秦始皇的赏识。后来他又为秦并六国谋划,建议先攻取韩国,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,完成统一大业。秦统一六国后李斯又辅佐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内政外交。

秦始皇去世后,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,立胡亥为帝。而他自己则在后来被赵高诬为谋反,具五刑,腰斩于咸阳市并夷三族。

图片

李斯6、刘邦和萧何

刘邦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,他出身低微,在秦末天下大乱中也揭竿而起,拉起了一支队伍。秦朝灭亡后,刘邦又与项羽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,最终刘邦打败项羽建立大汉朝。

当时刘邦身边聚集了一批能人,萧何便是其中之一。他是在沛县县衙当差,后来认为刘邦是个人物,就辅佐刘邦。萧何长期从事汉军的后勤工作,保证刘邦前线大军没有后顾之忧。西汉建立后,萧何被封为相国,而且在众多的开国功臣中位居第一。之后他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、英布等异姓诸侯王。刘邦死后,辅佐汉惠帝。可以说萧何为汉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图片

萧何7、刘备与诸葛亮

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,可是传到他这一代时已经跟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,甚至他的家境还不如普通百姓家。在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的过程中,刘备瞅准机会,经过多年的征讨终于与曹操、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,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帮手就是诸葛亮。

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,诸葛亮为其设计了宏伟的蓝图。在诸葛亮的辅佐下,刘备从居无定所到占据益州、荆州之地,与曹操、孙权三分天下。刘备称帝后,诸葛亮进位为丞相。刘备去世后,诸葛亮尽心辅佐后主刘禅,事必躬亲,蜀汉在他的治理下也还算不错。可是诸葛亮最终积劳成疾,在五丈原病逝,终年54岁。

图片

刘备与诸葛亮8、苻坚与王猛

苻坚和王猛也是一对儿非常优秀的组合。苻坚是前秦第三位皇帝,他继位后着手革除暴政,抑制豪强,强化王权。他在位期间缓和阶级矛盾及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,以汉族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继承者自命,积极推行圣君贤相的治国之道;北方出现承平景象。

王猛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,好读兵书,善于谋略和用兵。他与苻坚一见如故。苻坚当了皇帝后,王猛也受到重用,在他们君臣的合作之下,前秦政治清明,先后灭掉前燕、前仇池国、前凉、代国等国家,疆域也得到了空前的扩大。

图片

王猛9、李世民与房玄龄

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的名气太大了,他的成就也很瞩目,在当皇帝的23年间创造了唐朝历史上第一个盛世——贞观之治。而且当时的唐朝武功强盛,他也被称为天可汗。取得这样的成就,自然不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,他手下也有一批文臣武将。这些人不逊于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的人物,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是房玄龄。

图片

李世民

房玄龄与杜如晦合称“房谋杜断”,是李世民的智囊。他很早就投到李世民帐下,在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房玄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武德九年,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谋划了玄武门之变。李世民登基后,房玄龄长期居于相位,是良相的典范。

图片

房玄龄10、赵匡胤和赵普

赵匡胤与赵普也是一对明君贤臣的典范。赵匡胤通过欺负孤儿寡母登上皇位,建立大宋。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功臣,策划发动陈桥兵变,帮助赵匡胤推翻后周,建立宋朝。宋朝建立后,赵匡胤依据宰相赵普“先南后北、先易后难”的策略,先后灭亡荆南、武平、后蜀、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,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。

图片

赵匡胤

此外赵普还协助赵匡胤进行削夺藩镇、罢禁军宿将兵权,实行更戍法、改革官制、制定守边防辽等重大措施。在他们君臣的协作下,宋朝初年的社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。

小结:

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上,明君贤臣不在少数,上述所列的10对也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。历史上还有一些其他组合,如宋神宗与王安石,明宣宗与三杨内阁等。您还知道哪些组合,欢迎评论交流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申博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